李明在庆阳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法院工作报告

网站首页 » 要闻

李明在庆阳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法院工作报告


来源: 责任编辑:刘怀渊
发布时间:2017/12/26 8:51:40 阅读次数:3823

 

12月24日下午,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明在庆阳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作法院工作报告。

李明在报告中首先总结回顾了2017年全市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新成绩新发展。他说,2017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市人大的有力监督和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省法院的正确指导下,市法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法院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针,认真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党的建设提升法院工作的政治能力,全力推进审判体系与审判能力建设提升司法质效,全力推进执行攻坚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

全力保障发展大局2017年1至11月,全市法院共计受理各类案件40555件,同比上升22.28%,办结33710件,结案率83.12%,同比上升7.28个百分点,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9.45%。其中市法院受理2626件,办结2142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通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强力推进执行攻坚2017年,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全市法院迎难而上,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执行措施,加速攻坚推进,共计执结案件9170件,执行到位标的额7.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0.33%和55.32%,其中市法院执结307件3.37亿元,为决战决胜执行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司法责任制进一步落实积极有效地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审慎稳妥地推进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规范有序地推进司法职业保障制度建设确保司法改革各项举措落地落实,破解发展难题。

努力践行司法为民深化司法公开,满足群众知情权拓宽服务渠道,解决群众诉讼难落实社会责任,满足群众获得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弘扬“南梁精神”和马锡五审判方式,探索建立司法依靠群众,群众参与司法,司法服务群众,群众认同司法的法院工作新格局。

 五着力打造过硬队伍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创新形式载体,厚植素质能力促进融合创建,打造工作亮点注重标本兼治,维护司法廉洁。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着重发挥党的建设在整个法院工作布局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引领推动队伍建设和各项事业同步发展。

主动接受人民监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强化接受监督意识。坚持重要工作、重大事项主动报告,一年来坚持向市委、人大、政府和政协报告通报工作开展、审判执行、司法改革、人民陪审、干部人事、物质保障等工作,落实市委战略部署,人大审议监督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在总结回顾了全市法院工作后,李明说,通过两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做好法院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法院工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彰显司法审判的时代价值;必须不忘本来,传承老区红色基因,弘扬南梁精神和马锡五审判方式,赢得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广泛支持;必须立足改革发展现实,承前启后,攻坚克难,实现各方面工作的突破和超越。2018年全市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党对法院一切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取向,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坚强的司法保障。

2018年全市法院工作主要任务,李明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要把牢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院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准确把握法院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继续加强法院党建工作,突出各级党组织在引领推动法院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司法实践实,锻造过硬队伍,破解工作难题,开创法院工作新气象、实现人民司法新作为。

二要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积极参与反邪教暴恐专项治理,加大对非法集资、合同诈骗、侵吞扶贫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打击力度,推进平安庆阳建设。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着力化解婚姻家庭、民间投资、劳资争议、企业债权债务纠纷,有序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充分发挥行政审判功能,完善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要坚决兑现“基本解决执行难”承诺。紧盯任务目标,致力于主要矛盾解决、关键环节推进、重大疑难案件突破,密切工作衔接配合,破解历史难题。推进执行联动机制深化延伸,为法院执行营造全方位的外部支持。保持对执行老赖的高压态势,千方百计地丰富执行手段,穷尽执行措施,确保全市法院执行案件应执尽执,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检查验收,如期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各项任务,向人民提交满意答卷。

四要深入推进司法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巩固完善改革成果,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继续推进改革配套措施建立健全,重点从司法职权配置、内设机构改革、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司法绩效评价、分类管理制度完善等方面跟进部署,确保相关改革举措落实到位、落地见效,推动全市法院司法体制改革系统协调、全面纵深开展,为全市法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五要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提升工作质效。围绕制约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的核心要素,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着力补齐智慧法院建设短板,切实解决重建设、轻应用等问题。积极推进办案系统联通,加强各类应用系统集成,促进司法数据和业务应用、外部协作、诉讼服务等无缝对接,打通信息壁垒,强化信息化建设成果的集成融合,促进公正司法。

六要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实现全面发展。紧紧抓住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法院工作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切实推进审判体系与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司法公开、便民利民机制举措,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有效促进涉诉信访事项的法治化解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司法担当能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高物质保障能力。坚持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长震慑,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接受监督与群众工作能力,汇聚推动整体工作发展的多方智慧,开创新时代全市法院工作新局面。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