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庆阳市人大召开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董建镇,副主任郭光能、刘洪涛出席,副市长董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明、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志利列席,庆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秘书长黄占俊主持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明作的《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
李明院长在发言中表示,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监督支持人民法院在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通知》精神,连续两年将全市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列为对法院监督的重点内容,去年6月下旬,深入县(区)法院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指出了执行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加强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建议。2018年,我院按照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报告提出的具体要求,组织市县两级法院,紧盯最高法院提出的“四个90%,一个80%”目标要求,对照第三方评估标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视执行工作、加大执行力度、管理执行队伍、宣传执行成果、推动执行规范化和信息化,实现了执行模式的重大转变,执行工作质效稳步提升,执行内外部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显著增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为顺利通过第三方验收夯实了基础。主要措施是:(一)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努力破解执行难题。市委政法委将解决执行难作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路的具体举措,协调各单位参与支持执行工作,凝聚解决执行难工作合力。(二)强化组织领导,推行“一把手”工程。我院多次召开党组扩大会、全院干警会、审委会、执行法官专业会等多层次执行工作会议,认真学习上级指示精神,准确研判形势任务,周密制定实施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三)全员参与攻坚,力克弱项短板。全力推行全院执行、全员执行模式,举全院之力,攻坚克难,两级法院保证执行干警人数达到在编人数的15%以上,执行法官员额比例均高于审判业务庭,司法警察派驻执行局配合工作,参战干警达到全院干警的三分之一以上。(四)加大执行力度,彰显法律权威。坚决落实最高法院“一性两化”工作要求,充分运用罚款、拘传、拘留、限高、纳入失信、移送公安临空、拒执罪移送刑事侦查等强制手段,严惩 “老赖”,从严打击拒执行为。(五)坚持多措并举,深挖工作潜力。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见证执行;执行指挥中心联动执行工作,利用大数据分析、执行天眼等信息技术助推执行查物找人;创新执行工作新路径,推行“三级约谈”制、形成法院+基层组织、法官+基层群众的“二加模式”、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司法救助助力执行工作;廉政监督员进驻执行局,廉政监督跟踪执行全程。(六)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强大声势,邀请《法制日报》记者及省院宣传处深入镇原、庆城等法院,进行体验式采访报道,邀请《甘肃法制报》、《陇东报》及庆阳电视台记者跟踪采访报道执行动态、典型案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强震慑的舆论氛围。
在报告中,李明院长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收案数大幅上升,未执结案件存量大,任务非常艰巨;二是民间借贷、民刑交叉案件数量多,系列案、关联案多,涉及人数多,部分案件财产被省内外多家法院查封,大标的财产被银行抵押,有的涉及小产权房产,财产处置变现难度大;三是部分被执行人捏造事实、污蔑诽谤执行法官,影响士气,维稳信访压力大;四是人身伤害、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等案件,赔偿数额大,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司法救助有限,案件无法化解;五是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寻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移送公安机关临控案件数量多,实际临控率低,房地产管理部门与法院执行查控系统信息对接不到位,办理土地、房屋查询查封业务费时费力等,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任重而道远。
李明院长表示,全市法院将以这次市人大的督查为契机,劲头不松,力度不减,乘势而上,全力做好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一是全市法院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作用,形成整体合力。二是抓好舆论引导,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发动省市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全力支持执行宣传工作,全面展示执行工作取得的成效,强化群众法律意识,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理解“执行难”与“执行不能”,凝聚全社会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思想共识。三是法院要发挥好主力军作用,两级法院院长要切实当好第一责任人,把支持保障执行工作落到实处;综合采取法律赋予的一切执行措施,提高执行工作质效;邀请代表委员、当事人见证执行全过程,提高社会对执行工作满意度;高度重视执行队伍建设,加强对廉洁执行、规范执行的监督检查,对执行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坚决用铁的纪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执行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