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全国两会上承诺“要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正宁法院即刻行动,吹响了攻坚执行难的冲锋号,全面向执行难宣战,院党组书记、院长吴帅之深入执行一线调研,在执行工作实际中探索出了化解执行难的良方。
创新执行机制。针对执行中人难找、物难寻的问题,建立了“正宁县人民法院协助执行员制度”,在全县聘任了200多名以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为主的协执员,构建起了执行工作群众广泛参与的新格局,形成执行攻坚人民战的新态势;另外,把全县各乡镇划分成四个片区,开展集中连片驻村执行,直至该片区案件执行完毕,执行人员才能撤离,使执行工作由原来的走读式变成了常住式。设立执行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只要举报属实,执行干警必须出警传唤被执行人接受处理,风雨无阻。
整合执行机构。一是配足配强执行力量。执行局分设执行审查科、执行实施科,组建执行工作团队模式,即由一名法官带领一名书记员、两名司法警察和一个司机组成执行小组,提升执行工作效率。二是打造执行铁军。从去年3月开始,执行干警基本实行单休制,周六全体执行局人员加班,加快工作进度。每季度举行一次常规的集中执行,执行时间多采取夜间、凌晨等,有效提升了执行成功率。
破解执行难题。一是充分发挥协执员制度优势。执行人员通过协执员提供的被执行人信息,能够随时掌握被执行人行踪和财产线索。在执行刘某与王某劳务合同纠纷一案时,被执行人王某外出躲避执行,多年音信全无,4月份清明放假,王某回家祭祖,被协执员发现,该院掌握这一信息后,院长指派主管副院长带领执行干警于30分钟内将被执行人传唤至法院,王某异常诧异,说“我天黑回来上坟,就被你们逮到了,我想不通你们是咋知道的,你们难道是千里眼吗?”在执行李某与任某婚约财产纠纷一案时,任某一直强调自己生活困难,没有执行能力,经执行人员网络查询及实地调查,也没有找到任某可供执行的财产,但任某嫁女收受彩礼16万余元,家中没有大的开销,没有执行能力不合常理,肯定隐匿了财产。经协执员私下了解,任某果然将11万元投资在其兄开办的养猪场中,执行人员将情况核实后,任某在事实面前不再狡辩,如数交纳了执行案款。二是开展集中连片驻村执行。今年,正宁法院已经开展了三轮集中连片驻村执行,执行干警住在村部、吃在法庭,逐村逐案开展执行工作,在执行巩某与魏某、雷某排除妨害纠纷一案时,执行干警连续4天在排除妨害现场,迎着黄风、冒着烈日、吃着泡面、干饼,帮助清理现场杂物,旁边围观群众看到这种场景,感动的说“这样干工作的干部好多年都没有见过了!现在又出现了!”三是出击重拳打老赖。利用开展“攻坚会战”、“清仓行动”及“陇塬风暴”专项行动的有利时机,在用足用活执行措施后,对一批拒执老赖移交公安机关追究拒执犯罪,打击一个,震慑一片,形成了对老赖的高压打击态势。四是充分依托信息化查控。依托总对总、点对点执行查控系统,对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逐案逐人进行财产查询,一但查询出财产,必须于12小时内控制到位,让老赖的财产无处可藏。五是限制、曝光,加大惩戒力度。对拒不申报财产、申报财产不实的被执行人,一律纳入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限制他们招标投标、融资贷款、外出旅游、出国出境、乘坐飞机、高铁等。并在电视、报纸、微信、公共大屏等渠道予以曝光。被执行人任某、宋某在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后,任某在乘坐高铁时被限制,宋某在务工进厂时被拒绝,迫于压力,二人于今年2月、4月份,先后交纳了案款。
截止目前,正宁法院共查询被执行人存款636人3321次,冻结存款127笔422.54万元,划拨存款114笔309.21万元;查询被执行人车辆信息485人次,扣押车辆6辆;查询被执行人房产信息485人次,查封房产3栋;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5人次,上报“庆阳黑红榜”4人,出动执行宣传车64次,悬挂宣传横幅34条,发放执行宣传单6600份;移送公安机关临控23人;罚款4人、拘留9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拒执罪25案27人;共执结案件167件,部分执行43件,其中,协执员参与执行144件,驻村执结31件;执行到位标的额134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