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欢在基层法庭工作,喜欢做民商事调解工作。17年来积累了不少与农民朋友打交道的宝贵经验,有志探索出一些自己的民商事调解工作“拳法套路”。扎根基层,无怨无悔,他先后在四个人民法庭工作,一干就是17年,被评为2012年度优秀公务员,2014年度全市法院调解能手。他就是宁县人民法院平子法庭副庭长葛晓巍同志。
且看葛晓巍在经验介绍中的一段内心剖白:心中只有装着农民群众,才能真心实意的对待他们,才能真正的做到运用手中的审判权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耍权力、愚弄百姓、乱收费、吃拿卡要,则心虚。心虚则胆不正,胆不正则嘴软,就不能直面群众,理直气壮的说公断直。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是铁,法官就是打铁人。打铁只有自身硬,才能将矛盾纠纷这块铁打烂打碎,化解矛盾,解决纠纷。
他就是以这样的心志坚守着自己的法官生涯。工作条件再艰苦,难度再大,他都能凭着一身正气、一团和气跟当事人“淘气”,说破嘴,跑断腿。
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总是在收到立案材料后马上约谈原告,调查取证,掌握第一手材料。对于夫妻一方赌气离婚的案件,他情愿做原告的“出气筒”,耐心听取原告的倾诉,等他(她)们“消气”后,讲法析理,促谈劝和,不少离婚案被告在答辩期满前“破涕为笑”。
执法办案,调解当先。目下的情势,调解是案结事了的最好办法。看准了这一点,葛晓巍的一切被调解弄得“团团转”。
在有着二、三十年历史的小矮屋里坐堂问案,骑着一般人所不齿的自行车追寻当事人下落,法庭与家庭漫长的距离......这些都没有磨灭他的意志。谈到今后的打算,他不无幽默地说:“调解及格小儿科,调解百分百是目标。等将来退休时,总结出一些经验、体会留给年轻人”。这就是一位扎根基层法庭17年的民事法官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