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庆城县法院院长徐国渊代表县法院在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2018年法院工作报告。
2018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级法院的监督指导下,在县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庆城县法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紧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推进改革中破解难题,在深化公开中提升公信,在从严治院中凝聚合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年内被省高院评为“全省优秀法院”。
报告从五个方面对2018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
围绕大局依法履职,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保稳定、促发展。全年受理各类案件5631件,审执结5504件,结案率97.74%。刑事审判严格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意见,认真执行三项规程,准确惩罚犯罪、切实保障人权、有效防范冤错案件。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大局稳定。民商事审判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积极营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行政审判立足服务“放管服”改革,坚持监督支持依法行政与维护保障合法权益有机结合,服务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执行工作对标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精心部署,强化措施,决战决胜,顺利通过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预评估。
践行宗旨保障民生,解决群众关心关切问题。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妥善审结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家事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民生类案件1435件,调撤率43.3%,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权益,促进亲情和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畅通执行绿色通道,执结各类涉民生案件623件,到位标的1700万元,集中发放农民工工资3次1420万元。加强司法援助力度,为18名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55万元,为38案当事人减缓免交诉讼费22.72万元,为46名被告人指定律师进行辩护。
深入推进锐意创新,促进司法公正高效权威。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组建审判执行团队26个,成立专业法官会议4个,出台独任庭、合议庭工作指引等规定,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出台权责清单,院庭长既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又带头承办疑难复杂案件。院庭长承办各类案件3715件,占69%。紧抓“互联网+”时代机遇,紧跟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导向,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由传统法院向智慧法院转型升级。持续深化司法公开四大平台建设,积极打造阳光司法,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年内公开审判流程、执行信息42000余条,裁判文书3790 份,互联网直播庭审657场次,手机短信推送审执信息9700余条,通过“两微一端”发布工作动态382条,其中市级以上主要新闻媒体刊登43篇。
从严治党常抓不懈,锻造忠诚干净担当队伍。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干警筑牢思想信念、坚守法治信仰、砥砺作风品行、增强履职本领,队伍整体素养明显提升。坚持“零容忍”工作态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公正廉洁司法。先后有4个集体和16名个人受到省、市表彰奖励,无一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广泛接受各界监督,切实改进加强法院工作。
始终把法院工作置于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之下,坚决执行县委、人大的决定、决议,对涉及全县经济发展大局案件、涉民生重大疑难案件专题请示汇报。加强与“两代表一委员”及社会各界的联系,主动邀请参加法院公众开放日、视察工作、旁听审判,对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整改,及时回应。依法接受法律监督,认真审理检察机关抗诉案件4件,支持、配合检察机关依法开展法律监督工作。积极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提请县人大任命人民陪审员78名,人民陪审员的数量和质量较前大幅提升,司法民主性不断提高。年内陪审员参审1289件,陪审率100 %。
2019年工作安排
坚持依法履职,努力在服务大局上有新作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加强商事案件审判,营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妥善处理城镇改造、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案件,助力城市化建设。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着眼建立长效机制,保持执行工作高水平运行,为切实解决执行难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公正司法,努力在审判质效上有新提升。继续推进案件繁简分流、类案分流及速裁速执工作,做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案件,维护司法权威。坚持以司法标准化为抓手,强化流程管理,推动立案、审判、执行各
坚持便民利民,努力在司法为民上有新突破。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持之以恒审理好家事纠纷、劳动争议、侵权赔偿等涉民生案件,切实保障民生权益。持续优化司法为民举措,进一步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拓展和健全网上查询、立案、阅卷、调解、信访等服务,让当事人更加方便参与诉讼。
坚持开拓创新,努力在司法改革上有新进展。
坚定不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人民法院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扎实推进内设机构改革,对组织体系进行重新架构,突出主责主业。围绕“移动互联”“跨界融合”“透明便民”要求,升级改造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加强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应用,推动诉讼服务向移动终端拓展,全方位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坚持教惩并举,努力在队伍建设上有新气象。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不懈抓好队伍建设,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腐败,按照“五个过硬”要求,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持续改进司法作风,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