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7日,在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明作全市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李明表示,2019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以来,市中级法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市人大依法监督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瞄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以提升化解矛盾纠纷和诉讼服务能力水平为着力点,强化组织领导,把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促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积极参与诉源治理,推进诉调对接,优化诉讼服务,“一站式”建设工作取得良好进展,为破解案多人少难题,更好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法治庆阳,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报告显示,全市法院对标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对现有诉讼服务中心进行装修改造升级,购置智能化立案、送达、审判辅助设备,建成独立的标准化诉讼服务中心9个,配备专门人员102人,总面积达到3420平方米,较2019年增加75.58%。市中院根据现有场地实际情况,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购置安装自助立案终端、自助阅卷终端等十余台审判辅助设备,整合设置各类信息应用系统,打造“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截止目前,全市法院已整合设立调解组织84个,成立速裁庭(速裁审判团队)9个,速裁案件平均办案周期缩短至20个工作日。2019年7月份至2021年第一季度,全市法院共受理民商事案件57701件,办结56557件。其中,审判结案52199件,速裁快审案件10525件,诉前调解5496件,调解成功4358件,成功率达到79%。报告提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诉源治理、破解人案矛盾、提升审判质效的重要抓手。全市法院将继续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优化平台服务,强化宣传引导,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聚焦突出问题,研究方法对策,不断继承和发扬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精髓,在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寻乌经验”中展现担当作为,切实提升法官参与诉前调解的积极性、主动性,打造多主体、多方位、多层次解纷模式,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提升群众对法院便民利民方法举措的信心和支持,共同谱写新时代法院司法为民新篇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光能在主持审议报告时表示,全市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最高法院、省法院有关安排部署,重点抓平台建设、抓制度完善、抓实质应用,多元解纷更加高效,在线诉讼更加便利,便民服务更加精准,“一站式”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希望全市两级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紧盯目标任务,全力抓促落实,切实增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能力,提升诉讼服务品质,全力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诉讼体验和多层次、多类型的解纷选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庆阳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