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原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不断延伸司法职能,深入开展“马锡五审判方式”新时代实践活动,以能动司法做实诉源治理,以司法实践生动诠释“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谱写基层善治新篇章。
能动履职 设立特色功能法庭
突出“马锡五审判方式”不拘形式、手续简便、方便诉讼的鲜明特色,打造新时期“马锡五审判方式”新模式。设立工作室。围绕“马锡五审判方式”机制运行、模式创新、举措落实、理论研究,设立“马锡五审判方式”工作室,作为集中展示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重要载体和窗口。下沉司法力量。优化“窑洞法庭”“农忙法庭”“大棚法庭”等特色法庭功能,为查明案情、化解矛盾,邀请司法所、调委会、村民代表、当事人亲友等多方参与,在窑洞、院子、麦场、田间等方便群众的场所调查、开庭、调解。设立巡回审判点。面对辖区内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的地貌特征,镇原法院在三岔镇、殷家城乡等地设立了巡回审判点,组织干警常态化带案下乡,开展巡回审判。截至6月,镇原法院巡回办理案件700余件(次),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
延伸端口 践行能动司法理念
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建立马锡五审判方式金融、妇女儿童维权、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四大调解工作室”,邀请46名调解员,66家单位和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2024年以来,特邀调解员调解案件1594件,调解成功1017件,诉前调解分流率43.8%,诉前调解成功率66.56%。构建执行联系机制。着眼于提升实际执行率和执行标的到位率,设立以村和社区为单元的执行网格,发挥群众获取线索、通报信息、协助执行、参与调解等能动性,及时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执结案件533件,执行到位2722.76万元。选聘“社会法官”辅助审判。从各领域选聘政治素质高、诚实守信、热心公益、社会威信高的群众担任“社会法官”,协同开展审判执行工作,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
贴近群众 笃行司法为民宗旨
全面提供便民服务。持续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线下与线上办案同步进行,2024年来线上立案1722件,邮寄立案5件,网上开庭459件,集约送达法律文书2863案12939人次。适用小额速裁程序审理案件23件,依法为符合条件的2案2名当事人缓交诉讼费14602元,以实际行动传递司法温度。妥善化解涉诉信访。注重落实“如我在访”理念和“四门四访”工作机制,及时受理来信来访79件(次),信访事项办结答复率100%。认真开展“院长接访月”活动,坚持开门接访现场办公,化解信访案件36件45人(次)。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开展法治宣传5场(次)、法治讲座4次,发放普法资料14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400余人(次)。制作以案说法短视频10期,累计在《人民法院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发布图文稿件50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