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全市法院审判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分析研判当前全市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态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审判质效短板弱项,认真谋划下阶段审判管理重点工作,以全市法院审判管理现代化奋力推动法院工作现代化。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彦高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通报了2024年1至5月全市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运行情况,各县(区)法院作交流发言,市中院刑二庭、民三庭、执行局、立案庭相关负责同志依次作条线指导。

会议明确今年全市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目标是:全面、持续推进全市法院审判管理工作,提升审判管理质量效率效果,以现代审判管理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推进法院工作现代化。
会议强调,当前全国法院正处于大抓审判管理的浓厚氛围中,全市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目前虽稳步协调走在全省前列,但仍存在基础不牢、部分薄弱、管理失当等问题,系统性、机制性的工作格局还未完全建立,持续性、长效性的发展目标任务还未落到实处,全市法院要深刻认识到存在的短板弱项,狠抓执法办案、狠抓工作落实、狠抓个人提升,确保将此次会议精神学到深处、谋到新处、落到实处。会议要求,要真正树立现代审判管理理念。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切实转变审判执行工作理念。实现新目标,即努力使全市法院各项工作稳步协调走在全省前列,并力争在全国创先进。贯彻新理念,践行“抓前端治未病”“如我在诉”“如我在访”“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把握新导向,以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为抓手,确保各项指标均保持在合理区间,争取优异指标。落实新制度,坚持重大敏感案(事)件请示汇报、类案强制检索、阅核制、发改案件交流异议等制度机制。取得新效果,务必得到党委政府、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使广大干部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全市法院司法公信力及司法权威明显增强。要建立新型审判管理运行机制。严格准确落实《甘肃法院审判执行工操作规程》《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案件审理、提高案件质量的工作指南(试行)》《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立审执一体化协调运行的工作指南(试行)》等制度规定,进一步完善审判权力运行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司法权力监督制约,确保办案质效和公正廉洁,持续提升审判效能。狠抓院庭长办案常态化,提升繁案办理质量,院庭长带头审理发回重审、改判案件、“四类案件”和上级法院指定审理和指令审理案件,重大、疑难、复杂、敏感案件优先分配给院庭长,采取指定分案方式,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作用。要做优审判质量管理指标的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发挥审判管理统筹、监督的指挥棒作用,各法院审管办要当好规范、保障、促进审判工作的中枢,当好院党组的“参谋部”,发挥好承上启下、联结各方的枢纽作用。吃准吃透指标体系的价值导向,对照指标体系中未能达标的、全省排名落后的短板弱项,与立案、审判、执行、信访、信息化等条线密切配合,坚持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统筹推动审判质效整体提升。做好审判运行态势分析,紧盯申诉申请再审率、诉前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案-访比等异常指标,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积极探索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诉源治理工作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全面推动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力推进各项指标稳步向好。要做实督促督查督办的微观管理举措。每月对审判管理质量重点指标通报到庭到人,深入分析标红指标,研判分析发改案件,制定针对性提升措施,坚决防止出现长期未结、久押不决案件,对制度落实、案件质效等进行全面督查指导,对认识不全面、整改不到位,影响到全市法院审判执行质效的情况要严肃追责处理。要提升法院智慧化建设应用水平。高度重视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正确对待和积极运用信息化法院建设成果,以现代化手段服务新形势下法官案件办理工作,引导当事人利用各种诉讼平台,提高诉讼效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信息化法院建设工作,推动审判模式深刻变革,着力构建互联网司法新模式。建设和维护好法院、移动、外部等专网,提高法院信息化系统与平台的应用水平,全面支撑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推动智慧管案平台和数据决策系统覆盖审判管理全流程、各方面,助力审判管理实现案件全生命周期“精、准、细、严”的闭环管控,推动“经验决策”转变为“数助决策”,全面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要加强审判管理队伍建设。牢固树立“抓审判就必须抓管理,抓审判管理是本职、不抓审判管理是失职”的理念,立足队伍实际,着眼未来长远发展,配足配强审判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不断提高队伍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提升尊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更好发挥审判管理部门的参谋助手和枢纽平台作用,把审判管理职责真正落实到审判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

市中院审管办、刑二庭、民三庭、立案庭、执行局负责人,审管办全体干警,各县(区)法院分管审判管理工作院领导,审判管理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