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水县人民法院何家畔人民法庭新收案件187件,已结152件,结案率81.28%。调解案件78件,调解率达51.31%。一个审判团队如何解决这么多矛盾纠纷?依靠群众解决纠纷,将法治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成为何家畔人民法庭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的探索实践。在调解工作中,他们始终坚持以当事人为中心,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和意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和选择,努力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通过情法交融的方式,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1让彩礼返还“移风易俗”
“感谢法官为我们跑前跑后,给我们调解的拿回来了剩余的彩礼钱,困扰我们家几年的烦心事终于解决了”,原告张某拉着办案法官崔鹏的手连连道谢。原来,张某与王某于2022年订婚,不久后王某悔婚,张某表示同意退婚,要求王某如数返还彩礼,但王某返还部分后,迟迟未返还剩余4万元,本是为缔结婚姻所给付的彩礼,此时却成为了两家人的矛盾焦点,这让感情失败的张某更加受挫,多番讨要无果后,张某将王某一家诉至法院,办案法官多次上门给王某一家做思想工作,同时安抚好张某的情绪,劝解双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最终双方同意调解,分期返还下剩彩礼,并当庭归还了婚戒。
“彩礼纠纷关乎公序良俗,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能以一纸判决直接了断,要从‘根’上化解矛盾,让双方实现‘一团和气’”,崔鹏法官解释道。
1冲动打架引纠纷,桌前调解化干戈
赵某与马某因房屋装修问题产生矛盾,因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去年10月当街发生激烈争吵打了起来,后双方将对方诉至法院,要求对方赔偿医疗费等各项损失。案件受理后,法官考虑双方积怨较深,于是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到庭调解,从维护双方合法权益角度出发,仔细梳理了争议焦点,尊重其意见和诉求,同时向其分析案件的利弊得失和法律后果,引导双方理性看待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庭向对方支付了赔偿金。
“我们要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仅仅要案结事了,更要解决矛盾,以情动人,以法服人,让当事人互谅互让,这样,矛盾才能有效化解”。
1拖欠16年的果款拿回来了
今年67岁的吉某,与苹果打了半辈子交道,2008年,吉某将自家苹果交给同村杨某去售卖,杨某拉走后却没有支付货款,碍于同村情面,多年来,吉某多次催要,杨某却一直没有履行,吉某无奈之下将杨某诉至法院。案小事不小,承办法官崔鹏看过案卷后,第一时间联系双方组织调解,并邀请村干部参与调解,从法律法规、个人诚信、邻里情谊等角度入手,耐心细致地向当事人释法明理、分析利弊,双方一致达成调解意见,杨某当庭付清8000元果款。“以后有纠纷找法院,十几年没有解决的问题,法官很快给我解决了”,拿到迟来的货款,吉某感慨地说道。
作为司法为民的桥头堡,何家畔法庭坚持在查清案情的基础上,把调解工作做深、做实、做细,以和为底色,绘就情法交融画卷,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积极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用温情调解守护一方烟火。